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3月19日,学校举办师德大讲堂暨师德倡议活动,邀请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作师德师风专题报告,发布《北京农学院教职工师德倡议书》。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委副书记仲丛生主持。

曲建武以《涵养崇高师德倾力铸魂育人》为主题,为全校教职工作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他结合自身40余年的教育生涯,从“传承大学文化”“增强政治意识”“心怀感恩之情”三个维度切入,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通过一张张家访照片、一封封手写信件、一次次资助学生的真实案例,展现了胸怀国家、潜心育人、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生动诠释了“如何涵养高尚师德倾力铸魂育人”的深刻命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们幸福,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我跟我的学生们说:你们为祖国服务,我为你们服务!”……曲建武强调,教师要涵养崇高师德,“以信仰引领学生,用行动诠释忠诚”,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为祖国而学习”的远大志向,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专题报告既有理论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又有实践的厚度、育人的温度,报告会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会上发布了《北京农学院教职工师德倡议书》,号召全体北农教职工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坚持言行雅正,涵养高尚师德,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严守学术规范;培育优良教风,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涵养师者匠心,践行崇高师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北农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靳晓熙作为单位代表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从四个维度履行好基层党组织责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青年教师郭洪刚作为个人代表作表态发言,表示一定将师德规范融入职业成长全过程,将师德倡议内化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实践,外化为“行为世范”的师表形象,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加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将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自觉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青年教师刘杰表示:“曲教授用一生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内涵,他的故事是对教育初心的最美注解。我将汲取榜样力量,将良好师德师风融入教育教学和乡村振兴实践,让教育成为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的精神火炬。”辅导员张之凯表示:“此次师德大讲堂让我多次湿润了眼眶,我将以此次师德倡议活动为契机,以德立身、以爱育人,在思想引领中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在生活关怀中培育时代新人,用实际行动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誓言。”赵怡阳老师表示,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将以曲建武教授为榜样,牢记学校师德倡议,涵养师德、倾情奉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专题报告会后,曲建武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深入座谈交流。他勉励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持续增强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特色优势,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开好讲好“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大思政课,为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学校将持续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涵养高尚师德师风”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激励学校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围绕“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实干创先年”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北京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贡献智慧和力量。